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关于印发《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科室: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2021年度工作计划》经审核同意,现予以印发。
特此通知。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2021年2月22日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以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以擦亮“红色”金字招牌为己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年初工作计划,积极致力于红色文化、川陕苏区历史的研究和宣传,大力弘扬红军精神,用心讲好巴中故事,努力为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提供精神支撑和内生动力。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扛牢政治责任,夯实党的建设。今年以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红色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省委十一届八次、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工作。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年培养发展对象1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1名。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支部书记参与市局主要领导谈心谈话1次,市局分管领导、党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开展集体谈话、“一对一”面谈、提醒约谈共30余次。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制订《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2020年党建工作计划清单》《2019年度抓党建工作问题整改清单》,成立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4次,完成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及防控措施汇报、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清单。明察暗访干部职工工作纪律25次、提醒42人次、约谈5人次。教唱入党誓词歌《我宣誓》,观看主旋律电影《黄大年》和警示教育片《处心弄权招投标,人生敛来“烂尾楼”——何朝武严重违纪违法案警示录》,每名党员提交心得体会2篇。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开展支部结对共建1次、帮扶工作24次、走基层送温暖2次,解决老百姓诉求26批次,送化肥等物资达5万元。积极组织开展2020年度扶贫日系列活动和活水计划网上捐款,筹集扶贫捐款近万元。
(二)强化责任担当,做实疫情防控。我馆多措并举,全员行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逐级压实责任,确保疫情防控有组织、有预案。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参观公告和注意事项,加强排查。抽调党员干部,组建文博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活动30人次。组建疫情防控微信群、QQ群,利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发布各级防疫公告。做好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严格按照国家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有关文博场馆复工复产的文件要求,做好两馆开放工作。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实行游客入馆登记制,设置体温检测点、临时观察点和一米线距离,为入馆游客免费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每日定时定点对馆区进行地毯式消毒。
(三)规范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整理修改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文物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安保制度》《应急预案制度》《讲解员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财务管理制度》《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分析评估制度》《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办法》,制定《讲解员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兑现讲解费提成。开展清理规范编外人员工作,规范编外人员用工制度。争取3个编外辅助性岗位并完成招考聘用,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任务。
(四)吃透政策红利,凝聚发展合力。今年以来,我馆用心研读政策,用好政策红利,紧抓项目争取,实现申报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努力提升博物馆硬件实力。成功申报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馆藏红军石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累计争取文物保护项目资金1523万元。实施景区提升项目,实现馆区道路、停车场、厕所、绿化等内外环境大提升。完成“两馆”新馆陈列布展项目文本大纲编撰和立项工作,争取陈列布展地方债券资金9000万,首批到位资金2500万,为新馆陈列布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完成碑林文物库房设施设备采购、修复纸质文物172件。
(五)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业务工作开花结果。今年,在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不断创新形式,有力促进业务工作开花结果。策划原创展览。春节期间推出《丹心如故——红四方面军部分将领辉煌业绩图片展》,创新线上线下联展,社会反响良好。疫情闭馆期间,推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基本陈列VR线上展览。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碧血绘丹青——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美术作品展》,联合巴中新闻网、今日头条播报活动现场,辅以拓片、打草鞋、纺线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社教体验活动,累计受众达40万人次。拓展社教活动。全年川博、碑林共计讲解1000余场次,其中收费500余场,免费500余场,收取讲解费6.78万元。接待国家、省级相关领导50余场,教授专题党课30堂、微党课20堂,开展红色文化进学校、机关、军营、社区(乡村)“四进”活动30场次。开展普通话推广进校园活动2场次、社区居民礼仪知识培训2场次、“12.9”主题活动3场次。推出编研成果。编印出版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不朽勋业染丹青——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宣传美术作品集》1000册,《百岁红军传奇生涯》600册;制作《子弹弹头写忠诚》《巾帼英豪—川陕苏区妇女独立团》《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川陕苏区土地分配花名册》4部微党课视频;拍摄旅游厕所革命短视频1部;开展首届“我心中的博物馆”全民有奖征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等奖4名,优秀奖6名。加强文物管理。完成两馆未入账115件文物登记建卡,5068件革命文物上报,整理文物资料7244件/套,完善将帅碑林革命文物资料210件;联合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发布征集防疫抗疫见证物公告,赴巴中市卫健委、市中心医院等50余家单位,共征集抗疫物品200余件,其中,巴中市志愿者协会“光头”抗疫突击队队旗被借展到四川博物院。组织文物征集小分队先后赴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地征集文物史料,累计征集革命文物图片365件、书籍8本、史料8万余字。举行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张崇鱼同志收集名人名家手迹移交捐赠仪式,共接收移交捐赠物品5147件。加强文创推广。我馆系列文创产品亮相2020年四川省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大赛,其中“纪念文件夹”和“巴文化马克杯”荣获铜奖;代表巴中参展2020年成渝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及产品采购大会暨成都市第三届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活动;参加第七届“川博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巴中市第二届“巴中有礼”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六)巧用新兴媒体,打造宣传矩阵。2020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新推出《丹心如故》《网上祭英烈》《碑前读诗》《小小讲解员与AR红军故事连环画》等原创线上栏目。借助网络发布信息共计1621条。其中,川陕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576条,粉丝2291人,阅读量23.4万人。《红色故事汇》共计推出88期,荔枝APP上传82条,播放量10.5万次;巴中市电台播出58期。网站实时更新,添加原创、转载信息826条。编辑馆内活动资讯上报市文广旅局46条,市委办采用2条,《巴中日报》刊登29条,中国文物报采用2条。开通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官方抖音、微博。目前,拍摄原创抖音73条,累计点击量达230余万,点赞量20.4万,吸粉1.1万;编辑微博76条;上传四川省文旅厅“智游天府”、巴中市文旅智慧平台信息71条。
(七)加强馆际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一年来,我馆务实开展馆际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省内省外全面辐射。先后参加全国“红色场馆联盟联展活动”“2020年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峰会”“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红色旅游联盟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纪念馆与红色基因传承学术研讨会”“四川省博物馆学会近现代名人故居与红色纪念馆专业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加入“全国红色文创联盟”和中国纪念馆专委会,传递了巴中文博声音。同时,接待四川博物院、川陕革命根据地旧址管理局、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江油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孝感市孝感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多家单位、同行来我馆考察交流。
(八)着眼素质提升,树好文博形象。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培训,利用职工会、党员大会等,组织学习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与文博知识。定期组织讲解员到城区革命旧(遗)址开展实地教学活动,邀请专业老师,教授讲解员普通话、文明礼仪、打快板等。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国家文物局、文物报社等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提升业务水平。积极选送职工参加省市比赛,喻婷参加“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中讲解,获国家发改委肯定表扬,在四川省十佳博物馆讲解员大赛中获“四川省博物馆优秀讲解员”,在市直工委举办的“廉韵润初心”廉政故事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赵鹤遥、陈娇娇分别荣获巴中市“中国梦.劳动美——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庆七一演讲和诵读比赛一、二等奖,刘频、李洋分别获得“四川省导游大赛巴中选拔赛”三等奖和优胜奖,陈音竹荣获“巴中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我馆在全国第二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优秀活动单位”。原创栏目《红色故事汇》荣获四川省十佳文博教育优秀案例。自创诵读节目《弘扬抗疫精神致敬最美逆行者》获得全市诵读比赛二等奖、全省优秀奖。在全市文旅发展大会上,我馆文旅重大项目、文旅商品研产销、提升文旅从业人员能力水平三项荣获市委市政府奖励通报。
(九)勤于安全管理,严守安全底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全年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次,整治安全隐患10余处,及时建立隐患整改台帐,落实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技防水平。新增加川博前、后大门红外线报警系统、流量统计装置和文物库房气体灭火器;对园区消防栓系统进行规范性布局、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过期灭火器进行及时更换。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全年组织维保企业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5次,开展岗位技能培训12次,确保安保人员每月一次学习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知识。健全制度,完善预案,建立台帐。建立健全门卫、展厅、夜间等值班值守制度,制定文物消防安全预案、消防安全应急疏散预案、公共安全预案、防汛防恐防爆应急预案等13份。实行台帐管理,对隐患排查治理、值班履职等落实网格化管理。积极配合开展应急演练。全年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灭火演练2次,确保馆区安全稳定。
(十)务实开展其他工作。创文工作:积极配合参与巴中市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借调领导干部全力协助市创文办开展创文工作;积极报送创文软件资料,完成点位建设任务;设计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1个、公益广告牌100余张;协助包保社区开展文明劝导、卫生清理等工作。环卫工作:制定我馆环卫工作标准和制度,实行分区域包干清扫保洁,不定时检查200余次,全年开展综合治理4次,对园区雕塑、捐献石等清洗2次,对红军陵园集中整治2次、填字1次。园林工作:开展好园林日常管护安排,落实周一安排、周五验收的园林管理制度,做好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管理,全年对园区绿化修剪整形13次,对季节性红叶石楠施肥2次和制虫5次,除杂草、杂物11次,对红军陵园环境整治3次。两馆重要景点全年更换、栽植盆花累计1万盆,对碑林公祭广场、水井湾及博物馆公路、展厅周边绿化升级改造,栽植草坪共计5000平方米。红后工作:全年共接待红军亲属、三红人员600余人次,代为祭拜老红军15次,安放骨灰11人次;制定红军陵园管理办法,全面清理红军陵园墓碑缴费情况及墓位安放和预订情况。信访方面:2020年,共收到“修缮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提升红色雕塑”等信访问题4起,截至目前,均办理满意。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市文广旅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文旅发展大会精神,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为努力实现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作风整顿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开展警示、唤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二)做实做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按照国家文旅部、文物局等防疫工作要求,继续严格按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要求,常态化做实做细疫情防控。
(三)全力以赴推进两馆新馆陈列布展。完成两馆陈列布展文本大纲的修改审核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争取一切支持,全力以赴启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新馆陈列布展工作,力争实现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四)隆重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百场宣讲诵党恩。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事迹,组建红色文化宣讲队,进学校、社区、军营、机关等宣讲100场。百馆联动齐庆生。联合红色博物馆发起“我想对党说”在线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为党送上美好生日祝愿。百个故事你来讲。邀请全国红色场馆讲述人,创新推出“红色故事汇”100期。
(五)推出“红色记忆”科研成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推出一批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创,开通网上售卖渠道,打造1至2个网红产品,引入“红色文创联盟”博物馆文创产品,形成巴中文创网红打卡地。编辑出版《川陕革命根据地精品文物赏析》《红色故事汇》2套“红色记忆”书籍,适时举行首发仪式。
(六)启动兵器展场展品征集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强化兵器战场的展示利用,启动兵器展品征集工作,丰富兵器展场陈列展品,不断满足观众需求。
(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举行人工讲解、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等主体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水平。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重庆红岩联线、三峡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馆际交流合作,建立合作帮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