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双减”出台 文博利好?给博物馆教育带来哪些启示?

2021-09-08  博物馆中国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这一政策的逐步落地会给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间接地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它促使博物馆重新审视其教育的目的、功能、方式与方法等问题。作为博物馆变革的外部因素,它将推动博物馆教育质量的提升。

  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同时受到博物馆使命与学校教育目的的双重影响。“传播知识”“激发人的创造力”“丰富人们生活”“激发好奇心,改善世界”“鼓励和激发儿童实现潜能”“为地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从中外各类型博物馆的使命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存在最终是为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与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是一致的。学校教育倡导五育并举,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过度重视智育而忽视德体美劳教育,不利于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人,“双减”政策正是要纠正过于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这一问题。博物馆教育在德育、智育和美育上均有可为。但当前的博物馆教育,同样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和美育,重知识传播而轻方法传授、情感与品格培养、精神熏陶等问题。一些博物馆对观众的影响止于浅层次的知识灌输,而缺乏对观众深度学习的引导。博物馆需考虑智育应如何超越知识的传播而进一步影响观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应如何提升观众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美育应如何提升观众的美学素养、美的鉴赏力并让其养成美的品格。如此,有了较高素养的人,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双减”政策意味着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也就可以更好地发展自身兴趣。博物馆作为一个可供观众自由选择的学习与休闲的公共文化空间,如何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呢?

  首先,博物馆要树立整体教育观,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教育附加值。博物馆具有收藏、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的功能,教育是实现上述功能的重要目的之一,这是2007年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定义的内容,这意味着博物馆教育不局限于博物馆教育部门所开展的讲解和教育活动,博物馆其他的业务活动也要立足教育这一目的。展览策划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展览是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展览阐释水平的高低标志着展览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展览阐释得好,普通观众才可以看得懂展览,其好奇心得到激发,情感与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精神受到滋养,可以将展览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而在自我和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研究是博物馆所有文化产品策划的基础,它涵盖藏品、展览、教育、传播等研究内容。以藏品研究为例,藏品研究如果只关注学科领域内的学术问题,忽视观众的心理需求,就会影响展览阐释,观众也难以从中获益。因此,整个博物馆要树立整体的教育观,教育是所有博物馆人的责任,博物馆的存在即是要有目的地影响观众。

  其次,博物馆应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博物馆的教育对象非常多元,包括全年龄段、不同职业和专业背景的观众,也包括各类特殊观众群体,要想让所有观众都能够在这里找到价值,博物馆要为观众创造一个足够包容的文化空间,这对博物馆人的教育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博物馆教育人员不仅要加强对展览、藏品和历史的学习,同时也要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按照观众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增进互动和对话、增加多感官体验,有效地促进观众在博物馆的深度学习和体验。除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移动互联网、VR、AR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观众的学习体验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技术能否引导观众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最终考验的是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

  “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很多以学科教学为主的校外培训机构被迫转型,有些机构会转向社会教育。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会受到很多培训机构的重视。尽管博物馆是国家公共资源的保管机构,但是资源的使用权却非博物馆独有,这些培训机构也可以利用博物馆资源策划教育活动,这将与博物馆推出的教育活动形成竞争,从而倒逼博物馆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博物馆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值得每一位博物馆人深思。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