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站公告

永安镇“:红军后勤中心”的生态崛起

2022-10-13  巴中日报  

  国:大通江河环抱得汉城村。

  从航拍镜头看,永安场镇如一条玉带,镶嵌在得汉山脚,碧绿的大通江河绕山而过。得汉山三面环水,背面壁立如刀。因为地势险要,建于山顶的得汉城自汉初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红四方面军入川之后的总后勤基地,这里分布着造币厂、被服厂、彭杨军事学院等数十处红军遗址和历史文化遗址。

  在今年的通江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成为该县年度工作的重点之一,"沙溪-永安-烟溪"是该县重点打造的示范片之一。

  90年前,永安人用地里种的粮、纺车纺的线支持根据地建设,支持前方战斗。今天,永安镇正努力打造红色传承、绿色生态、开放包容、富裕小康、幸福和谐的"生态永安,文化名镇",走出一条生态崛起之路。

  以茶为媒

  打造茶旅融合试验地

  流连于火天岗茶叶产业园亭台走廊、山间步道,观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品悠悠茶香,清风徐来,唇齿留香……每逢节假日,特别是长假期间,总有大量游客涌入火天岗享受茶园休闲时光。或购买原味士特产,或品尝农家饭,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每年采茶季,火天岗周边的村民便会来到这里采茶挣钱。一片茶场盘活了周边经济,周边村民大多不再外出务工。火天岗村围绕火天岗茶场发展茶叶产业,目前,村集体和农户自家茶园达650余亩。

  村民张茂杨就是靠采叶、炒茶和种粮养殖脱贫的。他家有3亩多茶园,采茶时节,他和妻子到茶场务工,早晚兼顾自己的茶园。因地处火天岗,他将自家茶园的茶分类炒制,卖给前来火天岗旅游的游客,每年炒制的茶叶达50余斤。加上种植土豆和玉米,养殖生猪和跑山鸡,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云雾山中水,火天岗上茶。'天岗银芽''天岗云雾'等火天岗名茶已有数百年历史,一直是通江县的茶叶名品。"永安镇镇长许才华说,镇里把火天岗作为特色产业和茶旅融合发展的重点、核心地带,在火天岗茶园建设了酒店、亭台、观光走廊、步游道等观光休闲设施,火天岗茶叶产业园已经成为集茶叶种植、采摘、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茶旅融合产业园。

  许才华说,突出生态、高山、富硒特色,利用火天岗名茶优势,把茶叶产业作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把永安建成"茶旅融合试验地",是永安既定的发展战略重点。目前,全镇茶园面积达10700亩,茶叶产业已覆盖10个村,罗村茶业等3家茶叶加工企业落户永安。

  未来,永安镇将持续发展茶叶产业,扩大茶园面积,力争2025年全镇茶园面积达2万亩。围绕旅游、康养等领域,升级打造茶旅融合景区景点,永安正在以火天岗为核心,规划打造县坝村茶叶体验景区、郑家营茶叶体验景区、沙坪片区乡村旅游景区等多个景区。

  以粮为本

  打造绿色产品供给地

  每年盛夏时节,在永安镇郑家营村,玉米植株、茶树层叠在山腰缓坡上,如一方碧玉横在山间。村党支部书记郑州说,该村800余亩山间茶园里,栽种近3年的茶树即将迎来丰产,常年在茶园务工的村民最高年均务工收入达2万余元。今年,仅茶园内套种的玉米就可为村集体增加近5万元收入。

  车行在盘山柏油马路上,可见碧野绿树掩映,远山巍峨。行至高处,地势突然开阔,自然形成的一个山间小盆地里,村道、新居、农田,勾画出一幅唯美的"大巴山居图"。在永安镇草庙子村聚居点旁边,种植着150余亩脆李。村主任赵朝阳说,该村300余亩脆李已见效益,500余亩的瓜蒌、银花中药材种植园也已经投产,村里还有数十户牛、羊、生猪养殖大户,产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作为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总后勤中心,永安将着力在'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上发力,着力打造'生态永安'。"永安镇党委书记苟勇说,以粮为本,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是未来永安发展方向。未来,永安镇会持续把茶叶产业列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持续消除撂荒地,打造粮食生产示范片,推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以文为脉

  打造红色旅游必经地

  10月10日,占地近180平方米的"西北军事委员会旧址"抢救性保护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目前主体基本完工,正进行排水沟等附属设施建设,预计11月完工。得汉城历史文化悠久,相传楚汉争霸时,萧何留守巴蜀,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刘邦以此为粮饷通道,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名得汉城。南宋淳祐年间,蒙古入侵。蜀中大将提兵镇守得汉城,与合川钓鱼城等合称"四川八柱"。

  1932年,红军入川后,得汉城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苦草坝后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设立了彭杨军事学校、保卫局、造币厂等。去年,得汉城村获评国家级传统村落。

  "我们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厚重,仅红色文化遗址便达60余处。"永安镇文化站站长付绍春介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坚持走"文化+旅游、农业、生态、科技"融合发展道路,打造红色旅游必经地,成为永安追赶跨越的重中之重。

  "加强镇域内红色文化挖掘整理,加强革命遗址抢救性保护,打造一批重点景区景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线路,是我们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打造红色旅游必经地的关键。"许才华说,未来,永安镇将分步打造川陕苏区苦草坝后勤中心红色旅游景区,对得汉城村国家级传统村落、苦草坝红军街进行升级改造,推出一批茶旅融合、红色旅游、茶叶+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随着大交通等基础进一步夯实,特色基础产业升级发展,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抢救性保护项目实施,永安必将成为集体验农业、休闲、品茗、娱乐、康养为一体的生态康养休闲胜地。"苟勇说。

  记者手记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走进得汉城村村史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扑面而来。这座汉初得名的传统文化村落,遍布历史文化和红军文化遗址遗迹,每一颗古树都讲述了浩如烟海的历史往事,每一块山石都映照着峥嵘岁月里革命先烈伟岸的身影。

  历史和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独具特色、无比珍贵的,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历史和红色资源优势并不必然就是发展优势,只有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

  让历史和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抢救性保护历史、红色遗址遗迹,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和打造,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推出经典旅游线路。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永安镇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讲话精神,提出了打造“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保护好红色资源,用活红色资源。永安正着力扭转不利局面,努力让历史和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红色背景

  川陕革命根据地苦草坝后勤中心

  1933年2月,为粉碎敌军封锁包围,保障部队供给,红四方面军以得汉城红军首脑指挥机关为中心,以苦草坝(现永安镇)为核心迅速建立起有60多处点、部、厂、场的集政权、军队、军工、金融、经济、教育等为一体的红色根据地后勤中心,名“川陕革命根据地苦草坝后勤中心”。从此,这里便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和后勤保障中心的作用。

  川陕革命根据地苦草坝后勤中心,无论是在军事供给、政治支撑、经济给养,还是在医疗救护、军队补员、战事援助等方面,都起到了后勤中心全功能的作用。在收紧阵地、筹备长征等关键时期,做到了指挥有序、临危不乱、稳定可靠,取得了反三路、六路围攻的胜利,摧毁了国民党在川军事布防,使红军扩大到近10万人,根据地扩大到42000平方公里,为后来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取得最终胜利铺垫了坚实基础,成为红军当年在川陕苏区艰苦斗争的缩影和生动写照。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