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南门处,矗立着一座由砖石结构构建的纪念碑。碑身上,竖排楷书镌刻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九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这个纪念碑最早建在宕梁公园(今巴城大堂坝魁星楼附近),是当年巴中县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巴中籍将士而修建的,是我市唯一一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设施。”9月2日下午,巴州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主任苟伟介绍。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寇进逼中原,觊觎全国。一时,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国难当头,秦巴腹地,群情激愤。
巴中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踊跃参军参战,送子参军、送夫抗战、父子上阵、兄弟同团。全县3万余名勇士先于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数万青壮年加入川军,大批青年学生参加远征军奔赴太平洋战场,他们同仇敌忾、舍生忘死,充分彰显了巴中儿女保家卫国、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1938年,抗战一周年之际,巴中县政府于宕梁公园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以此作为巴中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1960年,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发生垮塌。
烽烟散尽,精神永续。
198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经巴中县委批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倡议,社会各界倾情赞助,清理出原刻碑石,按原貌修复迁建于南龛山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南门,保存至今。
记者看到,该纪念碑占地面积约255平方米,坐西向东,砖石结构,四方攒尖顶,通高13米,碑东、南、北方竖排楷书镌刻“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字,碑西面刻有纪念碑修复志。碑身正下方分别刻有徐向前、洪学智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作的诗作,碑身北侧下方刻有许世友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的诗作《百万子弟唱大风》,碑身南侧下方和西侧下方则刻有修复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筹资单位名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下,市民刘先生和爱人李女士自发来到碑前,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英烈已经沉睡,忠魂昭示后人。我们不能忘记巴中爱国爱民族的抗日阵亡英雄们!”刘先生说。
巴州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苟伟表示,下一步,巴州区将继续保护好、维护好纪念碑,以此告诫巴中人民时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视和平,以满腔热忱投身到“一市四区三地”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