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以来,巴州区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面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将帅碑林纪念馆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核心景点客流高峰,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创新推出“博物馆警务”模式,将警务服务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为巴中红色旅游注入坚实可靠的平安底色。
设立微型警务站
成立“红色义警”队伍
9月19日早上10点,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门前已是人头攒动。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一抹藏蓝色格外醒目——巴州区公安分局联防联控微型警务站的队员们早已到岗就位。
为了应对持续升温的红色旅游热,更好地守护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广大游客,巴州区公安分局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将帅碑林纪念馆,设立联防联控微型警务站。
“借鉴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联防的经验,我们推出博物馆警务模式。”西城派出所所长杜虹霖介绍,该模式由社区民警统筹警务站工作,吸纳博物馆讲解员、保安、警务助理等成员成立群防群治“红色义警”队伍,常态化开展警情处置、隐患排查、法治宣传、巡逻防控等工作,形成“警务站驻点+派出所巡线+博物馆护面”的全方位防控网络。
同时,警务站邀请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和金牌讲解员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微型警务站成功化解涉游纠纷3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处。
打造“红色课堂”品牌
民警化身红色讲解员
此外,微型警务站借助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课堂”品牌。民警化身红色讲解员,在执勤间隙向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游客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向来参观游学的学生讲述“儿童团”的故事,并巧妙融入防拐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8月以来,微型警务站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
在做好安保巡防、法治宣传工作的同时,微型警务站更是一支贴心的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微型警务站已接受游客咨询、求助100余次,帮助游客找回遗失手机2部、相机1部。“多亏了民警同志,我才没有上当受骗。”来自仪陇的游客李女士激动地说。她在参观博物馆时接到自称是抖音客服的电话,让她立即充值才能关闭扣费功能。正在展厅执勤的民警听到李女士的通话内容后,立即告知其挂断电话,并现场进行反诈宣传,这才让李女士及时止损。
如今,巴州公安“博物馆警务”已成为巴中红色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这种将警务服务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游客旅游体验,也让游客在重温革命历史的同时,感受到新时代公安民警的担当与情怀。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