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有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
●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包括34处设施、遗址和41名英烈、2个英雄群体
8月31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抗战纪念设施和抗战遗址、遗物修缮保护等方面情况。
日前,国家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包括34处设施、遗址和41名英烈、2个英雄群体。
“第四批名录所承载的每一个英雄事迹都令人深受感动、肃然起敬。”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列举道,他们当中有爱国将领,比如中美空军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郑少愚;有战斗英雄,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7团2营营长刘鸣琴;有少年勇士,如抗日儿童团团员王禾,“王二小”的原型之一;还有国际友人,如苏联援华飞行员奥列霍夫、罗马尼亚援华医疗队护士柯芝兰等。从著名抗日英烈看,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不足35岁。
抗战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据统计,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有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
抗战文物系统保护格局基本形成。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延安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深入创建。全国累计实施3000余项抗战遗址保护修缮、陈列展示、环境整治工程和馆藏抗战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近20家抗战纪念馆、对50余家抗战纪念馆进行展陈提升,全国备案抗战纪念馆达到257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超过6000万人次观众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据新华社)